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唐山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进入紧急状态,坚持闻令即动、逆行出征,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场所医疗废物污水环境监管,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生态环保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坚持高位推动,牢牢把握打赢医疗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环境监管战役主动权
战“疫”就是战役!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环境监管摆在全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中心位置,做到战时准备、通盘谋划、高位推动。局主要领导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亲自调度、靠前指挥,推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医疗污水消杀处理全链条管理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建立市级指挥调度体系,由局分管领导每日以线上视频会议等形式加强形势研判,会商解决问题;制定下发《唐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的紧急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应急状态管理流程和工作规则》等指导性文件5份,指导10个县(市、区)及时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确保全市医疗废物污水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有序、有力、有效展开。
强化冲锋攻坚,坚持从严从实,全面打好医疗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环境监管阵地战
局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具体指导局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处、水生态环境处和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等部门,以及各生态环境分局紧密跟踪疫情期间重点场所医疗废物污水产生、处置处理情况,督导完善全市医疗废物环境监管重点场所包联责任制,压实压紧部门、地方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三方责任,突出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场所和封闭小区(村庄)四类重点场所管理。明确市局、分局两级督导检查责任分工,成立20个督导检查组,由市局、分局分管领导带队,以现场实地“面对面”指导方式,深入全市污水处理厂、医疗废物重点场所等开展督导检查;强化科技手段支撑,用足用好远程视频“不见面”抽查、自动监控“大数据”筛查等“非接触”监管手段。自3月19日以来,共实地排查点位782个,远程视频抽查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封闭小区(村庄)等313家次,累计出动1291人次,督导整改问题323个,实现全市医疗废物重点场所环境监管全覆盖。
瞄准难点堵点,加强帮扶解难,精准打好医疗废物处置污水处理环境监管歼灭战
加强与卫健、住建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信息互享,及时掌握全市381个医疗废物环境监管重点场所分布情况,医疗废物及涉疫生活垃圾产生量等重要数据。着眼解决处置难点。合理统筹全市3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1家应急处置单位和5家具备焚烧处置能力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以及8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处置能力,逐个县(市、区)制定应急处置“一地一策”,协调解决市中心城区等地集中隔离点、封闭小区(村庄)医疗废物转移难、处置难等难点问题。利用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平台、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全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急处置单位医疗废物收集量、生产设施运行状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保障处置单位安全运行、达标排放、不超核准年度经营规模。着眼打通运输堵点。协调办理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市级通行证36件,及时畅通医疗废物跨县区运输“绿色通道”,3月19日以来,全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累计安全收集、运输、处置医疗废物559吨。
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紧要关口、决胜阶段,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进一步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科学精准、综合施策,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和医疗污水消毒处理工作,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3月30日,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凤芹带领固体处、市综合执法支队对唐山市宝洁医疗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进行再督导、再调度。
针对宝洁医疗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当前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现状,陈凤芹叮嘱企业要认识到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对已接收的医疗废物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重点涉疫场所的医疗废物全部实现及时安全处置。同时,要做好接收台账记录、消杀及人员防护等工作,保障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陈凤芹一行详细梳理了全市医废处置总体情况,并对全市医废处置资源进行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