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PM2.5平均浓度显著下降,2022上半年京津冀地区交出空气质量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2-08-30 15:25:19


近日,京津冀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相继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相关情况。各地交出了哪些亮眼“成绩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北京

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4%,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浓度最优、改善幅度最大。

深化“一微克”行动,坚持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大力实施氮氧化物减排,持续优化车辆结构,出台鼓励新能源小客车置换政策;按计划推进核心区燃油锅炉“清零”。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修订建筑涂料等2项挥发性有机物强制标准,完成5家企业升级改造,启动182家企业绿色诊断。持续开展对产业园区、集聚区VOCs走航监测;鼓励夏季夜间装卸油和错峰加油。精细管控扬尘,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综合监管要求,联合整治道路扬尘,北京市降尘量持续下降。

图片
张齐/摄影

天津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天津交出亮眼“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天津市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6%;重污染天2天,同比减少3天;优良天数比率72.9%,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

                                                  图片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1+4”作战体系基本形成。4月,天津市印发实施了《天津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任务,标志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及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群众关心突出环境问题攻坚战的“1+4”的作战体系正式形成。

年度重点任务加快实施。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治理改造。持续开展臭氧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动58家企业全部完成新一轮次泄露检测修复工作,242家企业完成涉VOCs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政策标准体系持续完善。4月份,天津市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实施,地方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结合天津市工业企业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扩大绩效分级范围。印发《天津市恶臭污染分级技术指南》,为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市政设施等领域恶臭异味治理奠定基础。

技手段应用日趋广泛。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在线监测、工况用电、电量分析、重型柴油货车行驶信息等数据系统,全方位实现对环境污染源的非现场监管。持续依托走航分析、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污染高值区域溯源削峰,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查、红外监测等高效手段,提升精准化、精细化监管与执法能力。

河北

上半年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来自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北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PM10平均浓度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优良天数127天,同比增加5天;重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4天;11个设区市均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之外,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图片

坚持系统施策,强化标本兼治。河北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扬尘面源污染治理等七个专项行动,完成钢铁行业11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25台100吨以下转炉规范整治,钢铁、焦化、水泥等6大行业83家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97个,砖瓦、石灰、耐火材料企业炉窑综合治理324座,推进燃煤电厂烟气深度治理23家,实现4692个在建工地达标管理、5947条城市道路“水洗机扫”。

坚持精准管控,强化“退后十”攻坚。把巩固拓展设区市“退后十”成果作为首要任务,省生态环境厅成立厅级领导一对一驻市帮扶组,常态化驻点督导,坚持日分析机制,指导各地精准施策。强化问题整改,发挥智慧环保平台作用,发现异常高值和环境违法问题限2小时内解决。压实工作责任,运用好考核“指挥棒”,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