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为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携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共建万物共生的美丽家园,5月17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衡水市人民政府在衡水市冀州区共同举办了2024年河北省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据悉,活动中逾1000公斤鱼苗被成功增殖放流,进一步丰富衡水湖水生生物多样性。
5月17日,2024年河北省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衡水市冀州区举办。图为活动现场
近年来,河北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美丽河北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齐抓共管,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全省生态系统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增长。
据统计,全球60%左右的世界级濒危候鸟遗鸥在康巴诺尔湿地栖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鸟类分别增至334和279种,日本林蛙、沙狐等物种频频“上新”。“缘毛太行花、河北梨等从国家极小种群物种名单成功‘脱离’。”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世彤介绍,“一幅幅青山绿水、花草竞放、鸟兽齐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活动现场,设置了生物多样性科普展览,向公众展示了几十种植物、昆虫标本。此外,还设立了介绍河北生物多样性概况的展板,让群众更全面地了解河北的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现场还特设了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儿童画展,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期待。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普形式,旨在向广大群众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展示河北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让更多群众了解并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
下一步,河北省将积极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严格落实就地保护措施,大力开展迁地保护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让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名木繁衍生长,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