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文件 > 内容

唐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开征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6-27 11:29     来源: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     打印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环固管[2019]252号)、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等文件要求,为探索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全过程溯源管理模式,提高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运输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水平,化解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环境风险,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唐山市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市允许建设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为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或具有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并自愿参与的社会力量;鼓励试点单位依托有关行业协会、联盟等生产者责任组织联合开展试点工作;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具有废铅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联合开展试点。
        试点单位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在收集服务区域内建设废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的资金、人员、场地、收集网络等条件;具有独立土地证,且土地证所有权人要与申报单位(或申报单位所在集团)法人一致。
        试点单位只允许在唐山市境内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活动;全市可以根据最终筛选确定的试点单位区域分布情况,确定各试点单位的具体收集区域范围。
        试点单位应建立收集和贮存两级体系,包括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每个试点单位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建设1个集中转运点(收集站);收集网点(暂存点)为集中转运点(收集站)的下属网络,用于收贮存放时间较短、数量较少的社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零散废铅蓄电池,不得收贮企事业单位等工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可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建设,原则上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其废铅蓄电池收集活动统一由集中转运收集试点单位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每个收集网点(暂存点)只可服从单一集中转运点的管理,不可同时服务多个集中转运点。
         二、申报条件
         为科学合理布局试点单位,符合条件的相关县(市、区)最多可推荐申报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
        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试点单位在满足河北省文件中要求的建设条件(详见附件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前提下,需重点关注以下条件: 
         1、选址要求。一是地质结构稳定。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选址区域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唐山市地震烈度区域情况见附件2。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域地震烈度超过7度,不符合选址建设要求,以上六区无需申报集中收集试点。二是位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名单详见附件3,需提供相关审批文件,或者提供当地县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关单位同意接收该项目的意见。三是具备完善的雨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能够进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或污水处理厂。四是具备独立厂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外以及地表水域150米外区域范围。
         2、设计要求。提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可先提供集中收集站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暂存点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可待集中收集试点及经营区域确定后再行设计。集中收集站的建设方案中,废铅蓄电池贮存条件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以下要求:一是分区贮存。贮存场所划分装卸区、暂存区、完整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和破损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并做好标识。二是地面加高。为防止雨水倒灌,危废贮存库房地面采取防渗防腐措施并高出库房外地面约0.5米。三是危废贮存间采用实体墙结构。为防止危废贮存库房雨水渗漏和飘尘扩散,库房屋顶和墙壁需要采取实体水泥浇筑结构,墙壁上可以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用玻璃窗;危废贮存库房内配备符合技术要求的除尘通风和安全设施。四是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危废贮存间要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收集的地面冲洗废水或电解液进行规范处置,破损蓄电池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收集破损的蓄电池电解液,并将收集的电解液规范处置。
         3、运输要求。有专用运输车辆或提供专用运输车辆购置计划;对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要求,在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废铅蓄电池运输管理要求或设计方案。
         4、处置要求。废铅蓄电池必须全部交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提交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企业签订委托利用处置合同或协议。 
        三、试点工作流程 
        1. 试点单位申请
        符合申报条件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向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申报材料;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筛选推荐最多1家试点单位,并填报《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推荐表》(见附件4),7月底前连同试点单位相关申报材料上报市生态环境局。 
        2. 专家评审 
        8月初,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对各县(市、区)推荐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对试点单位集中收集站建设选址进行现场核查。本次专家评审时,重点审核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站选址和总体建设(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综合考虑试点单位的建设条件及区域布局,按照择优选取的原则,最终全市筛选确定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申报单位评分表见附件5。 
        3. 网站公告
        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告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时间为5天,公告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书面通知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及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
        4. 试点建设
        试点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建设完成并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现场核查后,报省生态环境厅申领废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
         四、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工作,按照申报条件严格把关,筛选确定推荐单位。各申报试点单位要如实提交申报材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试点单位评审或建设资格。


                                                                                                                                    唐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6月 26 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环固管[2019]252号)、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等文件要求,为探索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全过程溯源管理模式,提高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运输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水平,化解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环境风险,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唐山市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市允许建设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为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或具有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并自愿参与的社会力量;鼓励试点单位依托有关行业协会、联盟等生产者责任组织联合开展试点工作;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具有废铅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联合开展试点。
        试点单位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在收集服务区域内建设废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的资金、人员、场地、收集网络等条件;具有独立土地证,且土地证所有权人要与申报单位(或申报单位所在集团)法人一致。
        试点单位只允许在唐山市境内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活动;全市可以根据最终筛选确定的试点单位区域分布情况,确定各试点单位的具体收集区域范围。
        试点单位应建立收集和贮存两级体系,包括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每个试点单位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建设1个集中转运点(收集站);收集网点(暂存点)为集中转运点(收集站)的下属网络,用于收贮存放时间较短、数量较少的社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零散废铅蓄电池,不得收贮企事业单位等工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可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建设,原则上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其废铅蓄电池收集活动统一由集中转运收集试点单位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每个收集网点(暂存点)只可服从单一集中转运点的管理,不可同时服务多个集中转运点。
         二、申报条件
         为科学合理布局试点单位,符合条件的相关县(市、区)最多可推荐申报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
        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试点单位在满足河北省文件中要求的建设条件(详见附件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前提下,需重点关注以下条件: 
         1、选址要求。一是地质结构稳定。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选址区域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唐山市地震烈度区域情况见附件2。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域地震烈度超过7度,不符合选址建设要求,以上六区无需申报集中收集试点。二是位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名单详见附件3,需提供相关审批文件,或者提供当地县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关单位同意接收该项目的意见。三是具备完善的雨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能够进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或污水处理厂。四是具备独立厂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外以及地表水域150米外区域范围。
         2、设计要求。提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可先提供集中收集站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暂存点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可待集中收集试点及经营区域确定后再行设计。集中收集站的建设方案中,废铅蓄电池贮存条件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以下要求:一是分区贮存。贮存场所划分装卸区、暂存区、完整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和破损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并做好标识。二是地面加高。为防止雨水倒灌,危废贮存库房地面采取防渗防腐措施并高出库房外地面约0.5米。三是危废贮存间采用实体墙结构。为防止危废贮存库房雨水渗漏和飘尘扩散,库房屋顶和墙壁需要采取实体水泥浇筑结构,墙壁上可以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用玻璃窗;危废贮存库房内配备符合技术要求的除尘通风和安全设施。四是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危废贮存间要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收集的地面冲洗废水或电解液进行规范处置,破损蓄电池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收集破损的蓄电池电解液,并将收集的电解液规范处置。
         3、运输要求。有专用运输车辆或提供专用运输车辆购置计划;对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要求,在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废铅蓄电池运输管理要求或设计方案。
         4、处置要求。废铅蓄电池必须全部交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提交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企业签订委托利用处置合同或协议。 
        三、试点工作流程 
        1. 试点单位申请
        符合申报条件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向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申报材料;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筛选推荐最多1家试点单位,并填报《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推荐表》(见附件4),7月底前连同试点单位相关申报材料上报市生态环境局。 
        2. 专家评审 
        8月初,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对各县(市、区)推荐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对试点单位集中收集站建设选址进行现场核查。本次专家评审时,重点审核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站选址和总体建设(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综合考虑试点单位的建设条件及区域布局,按照择优选取的原则,最终全市筛选确定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申报单位评分表见附件5。 
        3. 网站公告
        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告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时间为5天,公告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书面通知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及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
        4. 试点建设
        试点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建设完成并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现场核查后,报省生态环境厅申领废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
         四、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工作,按照申报条件严格把关,筛选确定推荐单位。各申报试点单位要如实提交申报材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试点单位评审或建设资格。


                                                                                                                                    唐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6月 26 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环固管[2019]252号)、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等文件要求,为探索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全过程溯源管理模式,提高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运输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水平,化解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环境风险,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唐山市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市允许建设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为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或具有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并自愿参与的社会力量;鼓励试点单位依托有关行业协会、联盟等生产者责任组织联合开展试点工作;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具有废铅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联合开展试点。
        试点单位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在收集服务区域内建设废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的资金、人员、场地、收集网络等条件;具有独立土地证,且土地证所有权人要与申报单位(或申报单位所在集团)法人一致。
        试点单位只允许在唐山市境内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活动;全市可以根据最终筛选确定的试点单位区域分布情况,确定各试点单位的具体收集区域范围。
        试点单位应建立收集和贮存两级体系,包括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每个试点单位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建设1个集中转运点(收集站);收集网点(暂存点)为集中转运点(收集站)的下属网络,用于收贮存放时间较短、数量较少的社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零散废铅蓄电池,不得收贮企事业单位等工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可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建设,原则上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其废铅蓄电池收集活动统一由集中转运收集试点单位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每个收集网点(暂存点)只可服从单一集中转运点的管理,不可同时服务多个集中转运点。
         二、申报条件
         为科学合理布局试点单位,符合条件的相关县(市、区)最多可推荐申报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
        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试点单位在满足河北省文件中要求的建设条件(详见附件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前提下,需重点关注以下条件: 
         1、选址要求。一是地质结构稳定。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选址区域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唐山市地震烈度区域情况见附件2。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域地震烈度超过7度,不符合选址建设要求,以上六区无需申报集中收集试点。二是位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名单详见附件3,需提供相关审批文件,或者提供当地县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关单位同意接收该项目的意见。三是具备完善的雨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能够进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或污水处理厂。四是具备独立厂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外以及地表水域150米外区域范围。
         2、设计要求。提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可先提供集中收集站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暂存点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可待集中收集试点及经营区域确定后再行设计。集中收集站的建设方案中,废铅蓄电池贮存条件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以下要求:一是分区贮存。贮存场所划分装卸区、暂存区、完整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和破损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并做好标识。二是地面加高。为防止雨水倒灌,危废贮存库房地面采取防渗防腐措施并高出库房外地面约0.5米。三是危废贮存间采用实体墙结构。为防止危废贮存库房雨水渗漏和飘尘扩散,库房屋顶和墙壁需要采取实体水泥浇筑结构,墙壁上可以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用玻璃窗;危废贮存库房内配备符合技术要求的除尘通风和安全设施。四是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危废贮存间要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收集的地面冲洗废水或电解液进行规范处置,破损蓄电池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收集破损的蓄电池电解液,并将收集的电解液规范处置。
         3、运输要求。有专用运输车辆或提供专用运输车辆购置计划;对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要求,在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废铅蓄电池运输管理要求或设计方案。
         4、处置要求。废铅蓄电池必须全部交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提交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企业签订委托利用处置合同或协议。 
        三、试点工作流程 
        1. 试点单位申请
        符合申报条件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向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申报材料;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筛选推荐最多1家试点单位,并填报《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推荐表》(见附件4),7月底前连同试点单位相关申报材料上报市生态环境局。 
        2. 专家评审 
        8月初,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对各县(市、区)推荐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对试点单位集中收集站建设选址进行现场核查。本次专家评审时,重点审核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站选址和总体建设(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综合考虑试点单位的建设条件及区域布局,按照择优选取的原则,最终全市筛选确定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申报单位评分表见附件5。 
        3. 网站公告
        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告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时间为5天,公告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书面通知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及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
        4. 试点建设
        试点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建设完成并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现场核查后,报省生态环境厅申领废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
         四、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工作,按照申报条件严格把关,筛选确定推荐单位。各申报试点单位要如实提交申报材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试点单位评审或建设资格。


                                                                                                                                    唐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6月 26 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环固管[2019]252号)、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等文件要求,为探索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全过程溯源管理模式,提高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运输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水平,化解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环境风险,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唐山市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市允许建设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为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或具有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并自愿参与的社会力量;鼓励试点单位依托有关行业协会、联盟等生产者责任组织联合开展试点工作;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具有废铅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联合开展试点。
        试点单位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在收集服务区域内建设废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的资金、人员、场地、收集网络等条件;具有独立土地证,且土地证所有权人要与申报单位(或申报单位所在集团)法人一致。
        试点单位只允许在唐山市境内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活动;全市可以根据最终筛选确定的试点单位区域分布情况,确定各试点单位的具体收集区域范围。
        试点单位应建立收集和贮存两级体系,包括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每个试点单位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建设1个集中转运点(收集站);收集网点(暂存点)为集中转运点(收集站)的下属网络,用于收贮存放时间较短、数量较少的社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零散废铅蓄电池,不得收贮企事业单位等工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可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建设,原则上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其废铅蓄电池收集活动统一由集中转运收集试点单位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每个收集网点(暂存点)只可服从单一集中转运点的管理,不可同时服务多个集中转运点。
         二、申报条件
         为科学合理布局试点单位,符合条件的相关县(市、区)最多可推荐申报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
        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试点单位在满足河北省文件中要求的建设条件(详见附件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前提下,需重点关注以下条件: 
         1、选址要求。一是地质结构稳定。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选址区域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唐山市地震烈度区域情况见附件2。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域地震烈度超过7度,不符合选址建设要求,以上六区无需申报集中收集试点。二是位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名单详见附件3,需提供相关审批文件,或者提供当地县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关单位同意接收该项目的意见。三是具备完善的雨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能够进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或污水处理厂。四是具备独立厂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外以及地表水域150米外区域范围。
         2、设计要求。提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可先提供集中收集站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暂存点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可待集中收集试点及经营区域确定后再行设计。集中收集站的建设方案中,废铅蓄电池贮存条件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以下要求:一是分区贮存。贮存场所划分装卸区、暂存区、完整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和破损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并做好标识。二是地面加高。为防止雨水倒灌,危废贮存库房地面采取防渗防腐措施并高出库房外地面约0.5米。三是危废贮存间采用实体墙结构。为防止危废贮存库房雨水渗漏和飘尘扩散,库房屋顶和墙壁需要采取实体水泥浇筑结构,墙壁上可以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用玻璃窗;危废贮存库房内配备符合技术要求的除尘通风和安全设施。四是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危废贮存间要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收集的地面冲洗废水或电解液进行规范处置,破损蓄电池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收集破损的蓄电池电解液,并将收集的电解液规范处置。
         3、运输要求。有专用运输车辆或提供专用运输车辆购置计划;对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要求,在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废铅蓄电池运输管理要求或设计方案。
         4、处置要求。废铅蓄电池必须全部交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提交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企业签订委托利用处置合同或协议。 
        三、试点工作流程 
        1. 试点单位申请
        符合申报条件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向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申报材料;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筛选推荐最多1家试点单位,并填报《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推荐表》(见附件4),7月底前连同试点单位相关申报材料上报市生态环境局。 
        2. 专家评审 
        8月初,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对各县(市、区)推荐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对试点单位集中收集站建设选址进行现场核查。本次专家评审时,重点审核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站选址和总体建设(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综合考虑试点单位的建设条件及区域布局,按照择优选取的原则,最终全市筛选确定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申报单位评分表见附件5。 
        3. 网站公告
        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告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时间为5天,公告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书面通知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及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
        4. 试点建设
        试点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建设完成并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现场核查后,报省生态环境厅申领废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
         四、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工作,按照申报条件严格把关,筛选确定推荐单位。各申报试点单位要如实提交申报材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试点单位评审或建设资格。


                                                                                                                                    唐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6月 26 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环固管[2019]252号)、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等文件要求,为探索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全过程溯源管理模式,提高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运输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水平,化解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跨区域转运环境风险,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唐山市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市允许建设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为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或具有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并自愿参与的社会力量;鼓励试点单位依托有关行业协会、联盟等生产者责任组织联合开展试点工作;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具有废铅蓄电池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联合开展试点。
        试点单位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在收集服务区域内建设废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的资金、人员、场地、收集网络等条件;具有独立土地证,且土地证所有权人要与申报单位(或申报单位所在集团)法人一致。
        试点单位只允许在唐山市境内开展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活动;全市可以根据最终筛选确定的试点单位区域分布情况,确定各试点单位的具体收集区域范围。
        试点单位应建立收集和贮存两级体系,包括集中转运点(收集站)和收集网点(暂存点)。每个试点单位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建设1个集中转运点(收集站);收集网点(暂存点)为集中转运点(收集站)的下属网络,用于收贮存放时间较短、数量较少的社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零散废铅蓄电池,不得收贮企事业单位等工业源产废单位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可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建设,原则上在被许可经营区域内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其废铅蓄电池收集活动统一由集中转运收集试点单位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每个收集网点(暂存点)只可服从单一集中转运点的管理,不可同时服务多个集中转运点。
         二、申报条件
         为科学合理布局试点单位,符合条件的相关县(市、区)最多可推荐申报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单位。
        各县(市、区)推荐申报的试点单位在满足河北省文件中要求的建设条件(详见附件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前提下,需重点关注以下条件: 
         1、选址要求。一是地质结构稳定。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选址区域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唐山市地震烈度区域情况见附件2。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开平区、古冶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域地震烈度超过7度,不符合选址建设要求,以上六区无需申报集中收集试点。二是位于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名单详见附件3,需提供相关审批文件,或者提供当地县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有关单位同意接收该项目的意见。三是具备完善的雨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能够进入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或污水处理厂。四是具备独立厂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外以及地表水域150米外区域范围。
         2、设计要求。提供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可先提供集中收集站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暂存点建设体系(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可待集中收集试点及经营区域确定后再行设计。集中收集站的建设方案中,废铅蓄电池贮存条件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特别关注以下要求:一是分区贮存。贮存场所划分装卸区、暂存区、完整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和破损废铅蓄电池存放区,并做好标识。二是地面加高。为防止雨水倒灌,危废贮存库房地面采取防渗防腐措施并高出库房外地面约0.5米。三是危废贮存间采用实体墙结构。为防止危废贮存库房雨水渗漏和飘尘扩散,库房屋顶和墙壁需要采取实体水泥浇筑结构,墙壁上可以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用玻璃窗;危废贮存库房内配备符合技术要求的除尘通风和安全设施。四是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危废贮存间要建设导流槽和收集池,收集的地面冲洗废水或电解液进行规范处置,破损蓄电池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收集破损的蓄电池电解液,并将收集的电解液规范处置。
         3、运输要求。有专用运输车辆或提供专用运输车辆购置计划;对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和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19]86号)要求,在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废铅蓄电池运输管理要求或设计方案。
         4、处置要求。废铅蓄电池必须全部交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提交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企业签订委托利用处置合同或协议。 
        三、试点工作流程 
        1. 试点单位申请
        符合申报条件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向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申报材料;当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筛选推荐最多1家试点单位,并填报《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推荐表》(见附件4),7月底前连同试点单位相关申报材料上报市生态环境局。 
        2. 专家评审 
        8月初,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对各县(市、区)推荐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对试点单位集中收集站建设选址进行现场核查。本次专家评审时,重点审核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站选址和总体建设(含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综合考虑试点单位的建设条件及区域布局,按照择优选取的原则,最终全市筛选确定不超过3家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唐山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申报单位评分表见附件5。 
        3. 网站公告
        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告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时间为5天,公告结束后,市生态环境局书面通知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单位及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分局。
        4. 试点建设
        试点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建设完成并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现场核查后,报省生态环境厅申领废铅蓄电池收集许可证。
         四、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工作,按照申报条件严格把关,筛选确定推荐单位。各申报试点单位要如实提交申报材料,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试点单位评审或建设资格。


                                                                                                                                    唐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6月 26 日
  • 主办单位: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0315-2311430

  • 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15   

  •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130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