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文件 > 内容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334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11-27 15:59     来源: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     打印

李富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唐山市生态唐山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作用

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我局切实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站作为环境保护信息发布重要平台的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向社会通报环保工作情况等新形式。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多渠道发布环境保护信息,把环境保护工作置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营造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先前组织9家企业公开减排承诺后,又组织61家钢铁、焦化、水泥重点企业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开了减排承诺,并陆续在唐山新闻上轮流播报。在劳动日报社开设“生态唐山美丽家园”专栏,共发表24期环保信息;在直播50分开设“生态环境曝光台”,曝光158个问题,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和齐抓共治生态环保的新局面。

二、全力助推全域治超创建无超限超载城市

在“治企、压煤、抑尘、错峰、增绿”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全域治超创建创建无超载超限城市工作,切实减少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量。成立了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付振波任组长的全域治超创建无超载超限城市领导小组。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切实增强合作意识、补位意识,相互提醒、相互支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职责,从源头管控、路面执法、治理车辆非法改装改型等方面综合发力,确保治则见效。全域治超工作严格落实“一超四罚”,以主要运输干道为重点,开展驻站联合执法和路面流动执法。针对“早八点”现象,全面加强监测站周边夜间到凌晨时段的执法检查,从根本上解决“昼伏夜出”“穿城运输”问题。瞄准输入型和内生型“两个源头”,加大全域整治力度,确保2-3个月内杜绝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入境、通行,全域范围内禁行49吨以上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年内成功创建无超载超限城市,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智能化、法治化治理体系。

三、落实各项有力举措以腾出城市环境容量

今年省达我市炼钢产能、炼铁产能、焦化产能、水泥产能、煤炭产能、玻璃产能的压减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各县(市、区)和企业装备;7家钢铁企业退城搬迁项目已开工建设;市中心区280家陶瓷企业,已关停167家,33家将进驻丰南沿海工业区。上半年,全市钢铁企业125台烧结机、58座球团,22家焦化、10家水泥企业、三分之二的平板玻璃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7家燃煤电厂完成“超净排放”改造。46家独立石灰窑、96家独立轧钢、53家砖瓦窑、76家陶瓷等工业炉窑全流程达标治理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这些治理工程投入使用后,将使我市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进一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腾出城市环境容量。

四、全力推进我市环境保护队伍建设

深刻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的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下移、向农村延伸,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市18个县(市、区)乡镇(街道)环保所全部完成挂牌,实现全覆盖。基层环保所规范建设,深入了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污染向农村迁移问题,打通了城乡环境协同改善的链条。通过推动乡镇环保机构设立,进一步增强了县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了区域内生态保护工作整体谋划效果,充分解决农村环境管理的“真空”问题,开创农村生态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助力大气、水、土壤等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推进,保障全市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唐山。同时,今年,我局录用多名学习生态学、环境工程、冶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不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环保人才队伍。

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2019年9月20日


  • 主办单位: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0315-2311430

  • 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15   

  •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130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