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文件 > 内容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13311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0-16 14:20     来源: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     打印

郑文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长久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结合相关单位意见,现对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唐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空气质量“退后十”为统揽,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一、加大环保知识、法律的宣传普及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宣传工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普法活动。一是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紧扣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水日、全国低碳日等关键节点,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平台,以环保集中宣传、组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环保志愿者宣传服务、有奖问答等活动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开展内容多样、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集中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今年以来,唐山市环境监控中心等7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面向中小学生、群众、社会团体开展线上线下开放活动,累计开展54次,受众达2500余人,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积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中,唐山市环境监控中心在2021年获评唐山市科普教育基地。三是举办松下环保奖励基金评选活动。26年来先后奖励了631名各行各业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17家先进单位,鼓励越来越多的市民、单位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为建设生态唐山、美丽唐山添砖加瓦。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普法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编印了三千本《环境法律法规汇编》,并送法进企,向企业宣传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加大普法宣传报道的力度,形成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生态环境法治宣传体系。同时,多部门联合普法宣传,多次联合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唐山市公安局、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唐山市人民检察院以及河北唐仁律师事务所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活动。

二、注重青少年生态环境素质培育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推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市妇联等六部门印发《唐山市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动员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会同教育局开展主题班队会课教学评比活动、生态环境保护小课堂、“环境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主题图书进校园公益活动,唐山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科学研究院与路北区荣华道小学签订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引导校内师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了解生态环境教育理念,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全校师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唐山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为抓手,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重点,着力打造和谐宜人的校园环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全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工作总体部署和教育部关于绿色低碳教育文件要求,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日、世界粮食日、中国植树节等,广泛开展了以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低碳日和节能宣传周、中小学生践行“公民十条”实践活动、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活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二是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广泛深入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开展了第十一批市级绿色学校评选,命名34所学校为市级绿色学校,3所学校评为省级绿色学校。目前全市绿色学校总数达972所,占中小学总数的65.5%。积极推进节水型高校创建,与市水利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引发了《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年内3所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扎实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教育系统示范引领作用,1所学校评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点。

三是扎实推进教育系统节能减排。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节能工作部署,在学校规划建设、维修改造、设施配备过程中,认真贯彻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将新能源以及节能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应用于学校建设之中,推进学校节电、节水、节能设施改造,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循环系统等,促进节能降耗。积极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和节水型高校建设。积极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强力推进市直院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垃圾分类工作月报制度。各院校校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人。唐山职技院被评为河北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次在省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公众号转载。

三、帮扶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一线工作,以常态帮扶助力整改提升。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一是送政策。组织召开创A标准解读会、支持政策解读会、创A项目资金申请解读会,详细解读各行业标准、难点和关注点,以及省市政策、措施,站在企业角度分析创A政策红利,谋划创A方法路径。二是送技术。聘请行业专家,与市生态环境局技术骨干共同组成帮扶组,逐行业、逐企业制定帮扶方案,实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参照最严格标准和要求,帮助企业找差距、荐措施,指导编制“创A一厂一策”,并建立问题和整改“两个清单”,督促整治提升。三是送服务。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分行业组建远程帮扶组,24小时为企业提供电话和微信咨询服务,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倾听企业心声,帮助解决创A过程存在问题。

四、发挥财税政策激励作用

唐山市税务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全力落实减税降费各项工作,将环境保护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助力形成绿色生态的良好格局。

唐山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全市生态保护建设工作。一是积极筹措资金。2020年以来,市财政局累计下达县(区)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69667万元,主要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清洁取暖等项目;同时,市财政局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和财政收支矛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市级生态环境环保资金投入,已累计筹措资金213235万元,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完善激励机制。今年2月,按照我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要求,市财政起草了我市《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并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马上印发执行,该《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完善我市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包括:①落实省级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评级创A奖补资金,对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奖补;②支持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动态更新,深化企业绩效评级,在上级资金分配时依法依规应用绩效评级结果,让绩效水平高的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同时鼓励企业在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加大环保技改投资力度,促进绿色发展;③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支持企业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④落实绿色税收政策,有效发挥税收政策激励约束作用,落实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政策。

下步,我市将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对企业帮扶力度,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深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贡献生态环保力量。


  • 主办单位: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0315-2311430

  • 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15   

  •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130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