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唐山市委:
“关于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收悉,针对该提案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唐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空气质量“退后十”为统揽,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一、提升“智”,以科技含金量增加生态含绿量
(一)铺设信息化的监测网络。
目前,我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共2109个,其中,国控点11个、省控点25个、乡镇站176个、园区站20个,重点企业、建筑工地等1875个。将全市重点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监测设施数据实时联网,为每个排污节点布设监测监控点位,搭建起市、县、乡三级指挥系统,形成“测、溯、查、治”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全面监管、智慧监管与严格执法、精确执法合一。目前全市已安装分表计电监测点位37902个、在线监测设施1879套和DCS系统586套,基本实现监测网络全覆盖。同时,实时分析各类监测数据,全天24小时监控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状态,基本实现治理预期。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在我市大宗物料运输主要交通干道和唐山港进出口共计建设36个机动车尾气监测设备,对道路行驶的高排放车辆进行筛查,超标排放车辆纳入全市黑名单车辆数据库,在全市重点用车单位禁止使用。黑名单车辆清单同步移交公安交管和交通运输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协同管控、监督维修,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进行公开曝光。
(二)搭建科学化的智慧平台。为进一步落实“非现场”执法改革要求,提升执法工作效能,我局推进建设“唐山市企业端精准减排与管控平台”,将在线监测、分表计电、视频监控、工况DCS监控等13类系统资源整合,搭建起企业端精准减排管控和执法平台,通过证据固定、任务接收、现场核实、问题查处、办结反馈的线上追踪管理模式,做到高效监管、精准执法,环境执法实现从“人力”到“数据”的飞跃。
(三)设置精准化处置机制。全面推广运用“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执法监管模式,创新污染源自动监控“网上巡查”、企业削高值、企业指挥调度,网格化环境管理、自动监控设施管理运行等工作机制,由单一“人力现场执法”模式转变成“智能非现场监管为主+执法人员现场为辅”的复合模式。机制运行以来,全市企业超标和异常数据同比去年下降90%和81.8%,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四)落实开展双随机检查。一是严格按照省、市双随机办和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要求,制定双随机抽查工作方案、抽查计划,按规定设置不同抽查比例,进一步提高执法检查规范化水平。二是开展双随机联合检查。按照要求组织联合相关处室开展内部联合抽查,组织联合其它单位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提高执法检查效能。三是严格落实“差异化”监管要求,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分表计电、远程执法、热点网格等科技执法手段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进一步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打扰。
二、优化“治”,在监管执法上下真功夫。
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一是送政策。组织召开创A标准解读会、支持政策解读会、创A项目资金申请解读会,详细解读各行业标准、难点和关注点,以及省市政策、措施,站在企业角度分析创A政策红利,谋划创A方法路径。二是送技术。聘请行业专家,与我局技术骨干共同组成帮扶组,逐行业、逐企业制定帮扶方案,实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参照最严格标准和要求,帮助企业找差距、荐措施,指导编制“创A一厂一策”,并建立问题和整改“两个清单”,督促整治提升。三是送服务。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分行业组建远程帮扶组,24小时为企业提供电话和微信咨询服务,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倾听企业心声,帮助解决创A过程存在问题。在执法全程贯彻“送机制、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务”,指导企业完善“削高值、指挥调度,网格化环境管理、自动监控设施管理运行”四项机制,深入落实“执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律政策宣讲和执法帮扶,服务企业解难题、创引领、促整改。今年以来,共帮扶3165家企业提升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将439家企业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常态落实差异化管控,助力企业环保治理水平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三、完善“制”,为环境改善提供依据和保障
2022年11月30日,《唐山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条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共7章54条,主要包括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内容。《条例》作为基础性、统领性、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将有力提升唐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唐山市生态环境部门在制修订环保治理制度过程中,向企业全面、详细解读上级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分企施策,帮扶引导企业积极治理。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集中供热、供气覆盖范围内关停一批规模小、环保设施简易、管理水平低、改造难度大的生物质锅炉,由政府层面统筹推动实施,在确保企业稳定生产的前提下,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多赢。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实施锅炉气代和电代改造,对积极主动更换的,予以环保政策支持;对确实存在实际困难的,适当延长完成时限,实现分批有序替代。
下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空气质量“退后十”为统揽,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不断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坚强生态保障。
主办单位: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315-2311430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1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