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文件 > 内容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3413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09 09:18     来源: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     打印

马中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陡河水库及陡河上游全流域水源管控治理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陡河水库是我市唯一的在用地表水源地,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其水质保护工作,对照提案内容,对陡河水库及其流域水源管控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报告如下:

一、陡河水库基础情况

陡河水库于1956年建成投入使用,是建国后河北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总库容5.152亿立方米,调蓄库容4.41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84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30平方公里。该水库是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的终端调节水库,引滦入唐工程从滦河的大黑汀水库向还乡河上游的邱庄水库调水,邱庄水库在火石营镇向泉水河放水进入陡河水库,然后再从陡河水库将水输送到下游和唐山市市区,供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作为唐山市区的“头顶库”,陡河水库承担着重要的防洪任务。作为水源地,水库负责向市区、曹妃甸工业区、南湖生态景区以及丰南陡河灌区供水,是市区重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

二、水库水质目标及现状

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到2030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我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河北版水五十条”,要求到2017年,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水质目标,我市积极开展陡河水库及周边污染源管控治理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以来,陡河水库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且达到Ⅱ类水质的月份呈上升趋势。目前,陡河水库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始终保持优良标准。

对于委员提出的“逐步推动陡河水库水源地水质逐期分步达到一类标准(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标准)”的建议,因陡河水库位于平原地带,周边村落较为密集,环境情况复杂等原因,短期内尚达不到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标准水质所需的客观条件。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要力争达到二类水质,并启动相关前期调查和方案制定工作。

三、管控治理工作情况

(一)高位推动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不断建立健全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高位推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一是推动法制建设,提升法治保障。早在1994年,在原唐山市环保局的推动下,我市出台《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之后,结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几次进行修订,为陡河水库水质污染防治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结合最新的政策和要求,我局再次推动出台《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为陡河水库水源地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制定保护工作方案。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每年制定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从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陡河水库以及其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管控治理工作。三是形成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联合开平区、丰润区、滦州市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市人民检察院、陡河水库事务中心等单位和部门,从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监管体系、强化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方面进行会商,切实加强对陡河水库水源地管护力度,推动共管共治常态化,建立陡河水库水源地联防联控联席机制。

(二)强化水质监测,实时掌握水质状况

一是合理布设断面,掌握上游来水水质。对三条入库河流,管河、龙湾河和泉水河的入陡河库口上游布设监测断面,纳入常规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入库河流水质状况。监测指标包括总磷、总氮、氨氮、COD和高锰酸盐指数五项指标。二是动态监测库区水质,实时掌握水质状况。生态环境部门在陡河水库西入口(自来水公司取水口)和陡河水库中心各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其中西入口按照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指标开展监测(指标63项),同时每年进行1次110项水质全分析,其常规监测工作由河北省唐山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开展,水质要求为地表水Ⅲ类。陡河水库西入口和水库东岸分别由生态环境部门和水利部门建有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质状况,并传输至管理平台。

(三)依法依规推进保护区核准

1、保护区划定要求和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除因饮用水水源功能发生变化、水质不能满足饮用水要求、饮用水水源安全受到威胁等原因确需调整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经划定不得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目前我省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向省政府提出申请,由省政府出具批复意见。在批复前,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并将审查通过后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报省政府审批。划分过程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规定,充分考虑水源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特征、水动力特性、水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污染源分布、排水区分布、水源地规模、水量需求、航运资源和需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环境管理水平等,保证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污染负荷以及供水量时,水源地水质能满足相应的标准。

2、陡河水库保护区核准

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于1994年划定,先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2007年1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之后于2018年进行了修订,我局先后两次依据技术规范的颁布和修订对陡河水库保护区进行了两次核准,最近的一次于2023年12月15日获省政府批复。目前,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且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水源保护关系的平衡,为陡河水库的科学、精准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撑与技术支持。

(四)持续推进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一是设立标志标识。2009年,我局牵头,协调城管和水务部门,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统一制作、安装标志牌和交通警示牌32个。2018年,结合保护区勘界,再次对标志、标识等进行维修完善和更新,并督导县区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本次保护区核准后,我局将针对调整后保护区范围开展合理增减标识标牌工作。二是推进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建设。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9000万余元,支持陡河水库围挡工程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对库区征地高程沿线实施全封闭管理,2019年,项目竣工验收,共建设防护围挡86.05km、新建和完善巡视管理道路52km,同时建设水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警示牌和界桩,减少人类活动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并通过实时监控提升对水质的风险防控。

(五)长远谋划水源地水质提升工作

引滦入唐工程由北向南连接大黑汀、邱庄、陡河三座水库,陡河水库作为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的终端调节水库,供唐山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按照武卫东书记要求,为保障陡河水库饮用水源,推进水质提升,以引滦入唐流域水质改善为目标,以解决引滦入唐流域主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组织编制《引滦入唐流域水质改善与提升专项规划(2024-2035年)》并上报市政府。通过构建“一带二屏三区多廊”的生态格局,打造唐山引滦入唐流域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示范区,提高引滦入唐流域环境治理能力和促进陡河水库水质提升,力争2035年水质达到Ⅱ类。

(六)强力推进综合治理和执法监管

一是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治。2014年以来,我局多次组织推动对陡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治。较大规模的整治有两次:2018年以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组织联合组织的专项整治行动和2021-2022年,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对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内违规项目开展集中整治。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推动属地政府建立动态排查整改机制,每月对保护区范围排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6341万元,支持沿岸县区实施陡河水库保护区农村面源治理工程。购置垃圾收集处理设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对生活垃圾严格落实集中收集转运处理,并增加和合理布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库周农村污水治理。三是推进水产养殖清理。2015年潘家口、大黑汀及陡河水库水质发生恶化后,我市积极实施水产养殖清理工作。几年来,先后投资5.7亿余元,实施了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的网箱养鱼清理、陡河水库坑塘养鱼清理、邱庄水库水产养殖清理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源头污染和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库区清理整治。2020年至2022年,陡河水库事务中心对库区周边停放的350条船只进行了清理,对库区范围内1500根柱桩及4处水上建筑物进行了清理。五是强化执法监管。陡河水库事务中心执法人员保持每天24小时在岗,对32.67米(黄海高程)以下的陆域和水域进行巡查。针对一直存在的夜间捕、电、钓鱼现象,中心缜密组织,连续开展“零点行动”,铁拳治理,有效遏制了夜间捕鱼的违法行为。并与市水政监察支队、市公安局陡河水库水源地保卫支队在陡河水库多次开展“强化水源地保护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水源地水质保卫战冬季治理专项行动”等联合行动,保护水源地安全。

(七)加强风险防控,保障水质安全

一是为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对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及水库上游区域开展了风险源调查、建立了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名录,并定期组织开展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二是制定了《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科学、高效、有序地应对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或其他威胁供水安全的突发性事件,保障供水安全。三是开展毒性预警监测。在陡河水库西入口建有生物毒性预警监测系统,一旦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水库,预警系统就会发生反映,实时传递到市监控中心,我局将及时报告通报相关部门,并报告按照相关程序上报市政府,适时启动应急程序。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善标识牌设置和隔离防护工程建设,提升防护水平。同时,也将持续推进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排查工作,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督导相关县(市、区)对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保护区定期巡查检查制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并对已完成整治的水源保护区违规问题组织“回头看”,严防问题死灰复燃,切实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 主办单位:唐山市生态环境局

  • 联系电话:0315-2311430

  • 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15   

  •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1309号  

网站地图